永恒的初心——发生在红土地上的初心故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7/1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初心和使命,承载着我们党初创时的希冀与信念、责任与担当。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在这片红土地上,一位位优秀共产党员,一位位革命志士,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写忠诚,践行着不忘初心的铮铮誓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和视察江西时,曾以讲故事的方式对“初心”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在全省上下拉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帷幕之际,本报撷取发生在红土地上的几则故事,与大家一起感悟初心、坚定恒心。

一、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翻开赣南苏区革命史,会发现当年许多革命者以崇高的灵魂写就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刘启耀烈士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斗争。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左胸中弹晕了过去。醒来后,刘启耀发现战友已经转移,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这天夜里,他挣扎着爬回原来藏身的洞口,取出了埋在乱石堆中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里面装着13根金条和一批首饰、银元,那是他和曾山同志分手时,组织上要他妥为保管的党的活动经费。这一大包黄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元,足够他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可是,这是党的活动经费,比生命还重要啊!

刘启耀深感责任重大,把小布包系在腰间,身穿烂棉袄,头戴破雨笠,手拿打狗棍,在遂川、万安、泰和一带流浪乞讨,秘密寻找党的组织,联络失散的同志。谁也不知道这个面容憔悴、披头散发的“乞丐”,竟会是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乞丐”腰缠万贯,却宁可讨米讨饭,忍饥挨冻,始终坚持不动用这笔公款的一分一毫。

整整两年的苦苦探寻,刘启耀终于找到了“娘家人”。1937年初,刘启耀与原杨赣特委书记罗孟文、特委宣传部长刘飞庭在泰和县成立江西临时省委。正当大家为活动经费发愁时,刘启耀撩开他的破烂衣衫,将那包金银拿了出来,会上的同志惊呆了,谁能想到,流浪乞讨多年的刘启耀,竟然是个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临时省委用这笔经费买了一栋房屋,以“赣宁旅泰同乡会”的名义,建立了省委秘密机关,部分剩余经费用于保释狱中的大批战友。由于残酷的斗争环境,刘启耀身患肺痨,却始终不肯花费分文去寻医救治。弥留之际,他让人把他抬到“赣宁旅泰同乡会”的门前躺下,仰望延安方向,溘然长逝。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动情地讲述了这个故事。宁可乞讨度日也不动公款,蕴涵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刘启耀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一名信念坚定、清正廉洁的优秀共产党员,铸就了一座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巍峨丰碑。

二、八子参军

赣南是一片浸染鲜血与革命荣光的地方。在创建与保卫中央苏区过程中,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年赣南共有人口240万,为革命牺牲了33.8万人,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0.8万人,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7.5%。当年仅24万人口的瑞金,参加革命的有11.3万人,牺牲5万余人。

1934年深秋,在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一间土坯房里,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老人名叫杨荣显,生有八个儿子。可为什么临终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儿子守候在他身边呢?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杨荣显一家世代遭受地主剥削,家中穷得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后来,共产党来了,红军来了,分了田、分了地,大儿子也娶上了媳妇,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临时中央政府在叶坪成立的第二天,杨荣显就高高兴兴地将老大和老二送到参军报名处。可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两兄弟就战死沙场。噩耗传来,老人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拿着农具颤抖着嘴唇,转身进了屋,心如刀绞,老泪纵横。

1932年,蒋介石又纠集了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实行更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兵员短缺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发出了扩红支前的号召。这天傍晚,吃过晚饭后,杨荣显突然将六个儿子叫到老大老二的灵位前,看着六个儿子年轻的脸庞,几次欲言又止。“爹,我们要去当兵,替哥哥们报仇。”六个儿子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人看着六个儿子,一脸坚定地说:“参加红军是为了让贫苦百姓翻身,去吧,我等着你们胜利归来。”于是,老人这六个儿子全部参加了红军。

随着前方战事吃紧,噩耗一个个传来,老人的六个儿子全部壮烈牺牲。老人再也抑制不住悲伤,晕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病床上,不久因悲痛欲绝离世。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的壮举,只是赣南苏区人民全力支援革命战争的一个缩影。

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

三、木板间隔成的中央部委

1931年11月7日,位于瑞金城东6公里的叶坪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这座古樟掩映的村庄,因为这一天而写入了共和国的史册。

这一天,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叶坪村隆重召开。来自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琼崖、中央苏区等根据地红军部队,以及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的61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一苏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共和国。瑞金,这个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的小山城,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原系谢氏宗祠,占地500余平方米,属于典型的客家民居,屋中间都有天井。一苏大会时,天井处特意铺上了木板,上面放上了木凳,以便容纳更多与会代表。一苏大会后,为了解决房屋不足的问题,临时中央政府用木板将谢氏祠堂大厅分隔成15个小房间,作为政府军事、外交、劳动、司法等各部办公场所兼部长卧室。房间仅有一张乒乓球桌那么大,门口挂着一个个某某人民委员部的牌子。这些简陋的木板间,就是今天共和国一个个部委最初的办公地点,当时的苏区干部在这里创造了“第一等工作”。

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初生的苏维埃政府虽然蹒跚起步,但五脏俱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四、大娘冒死保护“烈”字碑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随之侵占瑞金。当时,国民党军队规定,凡是与红军有关的标志建筑都要拆毁,红军烈士纪念塔也未能幸免。

当地群众无不处在沉痛和悲愤之中。数天之后的一个漆黑夜晚,叶坪村一位谢大娘,冒着生命危险悄悄来到叶坪广场,从一堆乱石中摸到一块“烈”字石碑,扛回家里。当时为了防止敌人的追查,她把石碑反过来藏进鸡窝里,而后一直珍藏到新中国成立。

1955年,大娘听说政府要在原址按原貌修复红军烈士纪念塔等苏区六大建筑时,便将那块石碑捐献了出来——因此,现在我们在塔身所看到的只有“烈”字碑是原物,其他的字碑都是重建时依据“烈”字字体书写的。

曾经有人问过谢大娘:“大娘,当时整个村子都有重兵把守,你为什么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这块字碑呢?”老大娘含着眼泪说:“我小儿子牺牲的时候,没来得及看上他一眼,看到这块字碑,好像是看到了我儿子,所以,我一定要把它带回家。”

“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五、一封红色的家书

“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这是叶剑英元帅为缅怀刘伯坚烈士而写的一首诗。诗中引用战国时高渐离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刺杀秦王的典故,追忆当年长征夜渡于都河时刘伯坚为他送行的悲壮场面和动人情景。

红军长征前夕,原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被派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从于都南部向赣粤边界的油山方向突围时,身中数弹,不幸被捕。

在移狱途中,敌人故意压着身负重伤、拖着沉重脚镣的刘伯坚从闹市走过,借此炫耀战功、威吓群众、瓦解刘伯坚的斗志。但刘伯坚昂首挺胸,大义凛然,不断向路旁群众微笑点头,表现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当天晚上,刘伯坚怀着对敌人的满腔怒火,在狱中写下了绝唱《带镣行》,里面的字句读来慷慨激昂:“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在狱中,刘伯坚写下了给诸兄嫂的一封信及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等,展现出革命者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在致诸兄嫂的信中,刘伯坚写道:“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

在就义前写给妻子的遗书中,刘伯坚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信中这样写道:“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的革命事业”“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

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壮烈牺牲在大余县金莲山刑场,时年40岁。

如今,叶剑英元帅写的这首诗被题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展厅,让参观者对那段风云激荡岁月有更直观的认识。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馆内听取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情况介绍时,特意向身旁的讲解员问起这首诗的有关情况。总书记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六、门板床板架浮桥

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的场景,在当地代代相传,百姓耳熟能详:为了不暴露目标,红军昼伏夜渡。于都百姓协助工兵,每天下午4时开始架设临时浮桥,晚上8时之前完成,倾力帮助红军趁夜渡河。次日天亮之前,大家又将浮桥拆除,将木板分散隐藏于河岸边,桥面不留任何痕迹。

正是依靠这些白天根本看不见踪影、晚上又奇迹般出现的浮桥,8.6万余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当时30万于都人民严密封锁消息,守住了这个“天大的秘密”,让国民党的探子一无所获。

长征出发前,听闻红军架桥需要木料,渔民划来自家的小船,老百姓拆下自家的门板、床板,把所有能送的木板送给红军。一时间,于都城出现家家“夜不闭户”的奇观。

一位姓曾的大爷,执意要把自己留着准备做棺材的寿木捐献出来。红军战士不忍收下,曾大爷着急地说:“这位同志啊,怎么硬是不通情理,红军打仗命都不要了,我捐几块棺材板算什么?”一位种南瓜的老表想把瓜棚拆了把木板捐出来,红军战士连忙劝阻:“瓜还没熟,不要拆!”但这位老表掐断瓜秧,硬是拆掉了瓜棚,还给战士们熬了一锅南瓜汤。

为给出征前的红军战士备足口粮,于都父老乡亲还没日没夜地准备粮食。大伙靠手推土砻加工粮食,机器不停工,人轮流上岗,在短时间内为红军准备了18万公斤粮食,相当于全县百姓一年的口粮。最后,当地百姓只留下一些粗粮给自己吃。

除了无怨无悔的后勤供给,于都人民献出的还有鲜血和生命。长征前,于都人积极响应党中央“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1.6万余名于都儿女参加了长征,为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出发提供了人员保障。

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站在东门渡口,总书记深情指出:“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我这次到赣南,就直奔于都来了。我来这里也是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全中国人民也要不忘初心。”

七、17棵“信念树”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后山上,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松树连成一片,其中17棵树上还钉着写有名字的小木牌,人们称其为烈士“信念树”。这里有个壮美的故事。

上世纪30年代初,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红”时参加了红军。为表达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参军前夕,他们相邀到后山上,每人栽下一棵象征革命长盛的松树,并约定:革命成功后,都要省亲故里,回报乡亲;如果有人“光荣”了,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兄弟孝亲敬老,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然而,17名勇士再也没有回来。在几代人的望眼欲穿中,华屋人不得不默认,当年的战火已经把他们的亲人带走。为了让客死他乡的华氏兄弟有一个灵魂安息处,华屋人把烈士生前种植的17棵松树称为烈士“信念树”,并给每棵树钉上一块小木牌,写上烈士的名字。

青松挺且直。华崇宜、华崇森、华钦恩、华钦仑……17位烈士的名字被后人铭记。每到清明,华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树”上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给小木牌上的名字涂上红漆。80多年来,在华屋人的精心保护下,17棵烈士“信念树”一直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它们屹立在后山上,俯视家园,守护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深刻指出:“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也可能不成功,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赴后继,哪怕当时不成功,将来也必然成功!这个理想信念我们一定要有,要把这个火烧得旺旺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